新闻中心
新闻中心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立德树人好老师 | 做春风化雨般的教育改革践行者——记山西大学2023年“教学标兵”获得者陈琳

时间:2023-09-11 | 来源:

陈琳,山西大学数学科学学院教师,扎根教育一线15年,一直从事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等公共基础课教学工作。陈琳老师辛勤耕耘在三尺讲台,甘为人后,勇于创新,坚持立德树人,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用匠心打造精品课堂,用爱心浇灌每一朵花,潜心开展教学改革,先后获得第三届全国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国家三等奖、第三届“智慧树杯”课程思政示范案例大赛一等奖、山西省普通高等学校课程思政教学设计大赛二等奖。



注重思政引领,践行立德树人使命

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是高校的立身之本。作为一名高校教师,陈琳十分注重课堂教育对学生的思政引领。她在讲授“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课程过程中,以科学家精神为主线,从爱国、创新、求实、奉献、协同、育人六个方面充分挖掘课程蕴含的思政元素,与课程内容深度融合,建立了思政教学案例库,形成“1+1”课程思政模式,并打造了两个平台拓展课堂空间,让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在润物无声中,坚定学生理想信念、厚植爱国情怀,这样的专业课堂也深受学生喜爱。

将思政案例融入课堂。陈琳根据知识点所蕴含的科学思维和辩证思想,将思政案例有机融入课程教学。比如,在开学第一课中,陈琳给学生介绍了我国著名统计学家许宝騄先生,让学生感受许先生一生的无私奉献精神。在学习小概率事件时,她引入打靶射击的例子,虽然一次射击的命中率仅有2%,但是独立射击400次,至少击中两次的概率高达99.7%。通过具体案例让学生理解不能忽视小概率事件,面对正面小概率事件时,要坚持不懈,持之以恒,面对负面小概率事件时,也要警惕“黑天鹅”事件,居安思危、未雨绸缪,引导学生体会概率统计课程中所蕴含的哲学思辨思维。

采用1+1课程思政模式。概率统计课程中有很多以科学家名字命名的公式定理,学生容易混淆,陈琳老师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引导学生组建兴趣小组,查阅资料完成科学家事迹整理,并鼓励学生将科学家故事在“课堂5分钟”活动中进行展示,形成“教师讲思政案例、学生讲科学家故事”的1+1课程思政模式,实现师生双向协同效应,激发学生的家国情怀和使命担当。学生特别喜欢“课堂5分钟”活动,积极性很高,小组成员分工合作,各取所长,查阅文献资料,反复修改打磨,上台讲解的同学会把所讲科学家的人物生平、趣闻轶事了解得清清楚楚,脱稿讲给同学们听,引来阵阵掌声。虽然只有5分钟,但是同学们准备的过程中各方面的能力都在提高,赢得掌声的那一刻,也赢得了满满的成就感。一学期下来,大家对公式定理中的科学家名字不再陌生,对晦涩难懂的定理公式不再有恐惧感,反而觉得很亲近,容易接受。在一个个鲜活的科学家背后是一段段感人的奋斗历程,在无声无息中,一颗颗奋进的种子埋在了同学们心中。

打造两个平台拓展课堂空间。陈琳带领学生创办了微信公众号和视频号“概率统计之家”,作为学生优秀作业展示平台和辅助学习平台。优秀的小论文整理发布在微信公众号,作为学生课外延伸阅读资料,资源共享,长期留存,在服务班级同学的同时,也能惠及更多的同学,覆盖更广的范围。制作推文的过程也是同学们自己完成的,当陈琳在班里询问谁会推文排版时,很多同学都积极报名,有的同学表示“我不会但是我可以学”,陈琳看到同学们高涨的学习热情很是欣慰。在跌跌撞撞中,一期又一期微信公众号推文陆续推出,受到同学们的好评。陈琳表示,虽然同学们年少,但是大家敢于尝试,不怕失败,有这股精神学什么都不怕,其实这就是最好的思政,这就是当代大学生最好的精神状态。


注重科技融入,助力课堂质量提升

近年来,从国家到学校,都在倡导和发展信息化教学。陈琳在教学过程中积极融入信息化教学手段,突破传统课堂教学模式,引入国家级线上一流课程资源,同时自主建立三维度案例库、六维度习题库、教学微视频库等教学资源,并开发教学小程序辅助课堂讨论,形成基于BOPPPS的361混合式教学模式,实现信息化手段与教学内容的高度融合,使得教学内容丰富化、生动化,教学方式有趣化、互动化,从而促进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

将仿真案例引入课堂。概率论与数理统计作为一门数学类公共基础课,知识琐碎、内容抽象、公式繁多,为加深学生对重点难点知识的理解,陈琳运用信息化技术开发建立了仿真教学案例库,并将仿真案例引入课堂,数形结合变抽象难理解为形象具体化。在讲解泊松定理时,学生常常难以理解泊松分布与二项分布之间的关系,陈琳便制作了动图为同学们形象展示了二者的动态逼近程度;在古典概型中,引入生日模型,提前搜集学生的生日数据,绘制散点图,可以观察到六个教学班中有五个班存在生日相同现象,比例较高,这是不是巧合呢?她又通过随机数模拟了100个班,可以看到随着模拟次数的增加比例超过93%,通过这个案例,有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紧接着给出生日模型的计算公式,学生就会很容易理解。

开发教学小程序辅助课堂讨论。陈琳根据教学需要开发便捷好用的教学小程序,极大增加学生的课堂讨论参与度,很受学生欢迎。在统计学习中,经常会遇到计算数据的方差均方差等数字特征,需要用到专门的统计计算器,给教学带来极大的不便。她和团队反复钻研开发了统计计算微信小程序,在手机上只需要输入数据就可以得出方差等数字特征,随时随地方便好用,这样学生对知识点理解更加深刻。在学习期望方差知识时,她引入诺贝尔奖获得者马科维茨的期望-方差模型作为应用案例,但是投资组合分配问题计算量大,不容易让同学们在课堂上展开讨论。她和团队老师又反复琢磨,开发了投资组合计算器小程序,只需要输入投资比例就可以得出投资组合的收益和风险,方便快捷,同学们讨论热烈,能够迅速提出多种方案,进行PK,有效提升了课堂教学效果。


注重实践结合,强化应用人才培养

学问之道,在于学以致用,用以促学,学用相长,知行合一。随着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的发展,对学生运用概率统计方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出了新要求,但应用案例与新时代需求结合不紧密,学生难以与生活实际相联系,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不足。为增强学生应用能力,陈琳坚持OBE教学理念,开发了应用案例库,开阔学生视野,有效提升运用概率统计方法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挖掘应用案例用于课堂教学。在疾病普查血液检验混检分组案例中,如何选取恰当的分组人数使得检验次数最少?陈琳引导学生运用数学期望知识建立模型,当数学期望最小时,检验次数最少,通过计算机模拟得到最佳分组人数。如果阳性比例为10%,抽血化验4人一组混合检验,相比单检,可减少大约40%的工作量,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同学们一个个瞠目结舌,觉得不可思议,有的同学表示“第一次感觉到小小的数学期望竟有如此大的作用”。陈琳鼓励学生用所学知识去观察身边的现象,解释生活中的现象,让学生自己去感受知识的魅力,知识所带来的价值。

引导学生利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陈琳注重学生应用能力培养,给学生布置数据分析开放性作业,由学生自主选择感兴趣的题目,搜集数据并进行统计分析,在具体应用问题中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有的学生搜集CBA球员体重数据,绘制箱线图,直观分析CBA球员的体重特点;有的学生搜集学校食堂窗口学生打饭时间数据,建立模型并模拟计算得到满足全校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打饭所需开设的最少窗口数量。通过一个一个的具体应用分析,有效增强了学生运用概率统计方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深受学生好评。


注重爱心浇灌,实施因材施教育人

孔子主张“有教无类”的教育观,学生是课程建设的主体,以学生为中心建立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模式,是教育发展的必然阶段。陈琳在课堂教学中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秉承“学习路上一个都不能少”的理念,用爱心浇灌每一朵花,因材施教,力求每一个学生都能实现最大提升。

多层次助力学生查漏补缺。陈琳每节课都会打开雨课堂直播功能,将每节课的课堂实录留存,方便同学们课后查漏补缺,方便生病有事的同学不落课、不掉队,确保学习不断档。同时,考虑到学生的数学基础参差不齐,针对学生反馈的共性疑难问题,陈琳录制建设了教学微视频库用作专题辅导,作为课堂教学的补充,拓展教学时空,夯实知识基础。在随机变量函数的分布中,讲解电压和相角关系时,需要用到反三角函数的知识,部分学生对这块知识掌握不透,但课上又没有足够时间展开讲解,陈琳录制微视频发给学生进行查漏补缺。对于个别学生反馈的个性问题,陈琳及时通过企业微信等形式给予一对一耐心解答。她不抛弃不放弃每一个同学,有同学没来上课,她会去询问原因,是听不懂还是身体不舒服,听不懂的她会单独辅导。有同学表示“这么多同学,老师居然会关注到我,让我倍感温暖”。

多形式倾听学生意见及时调整教学。陈琳通过调查问卷、投票等工具不定期了解学生所思所想,既有关于基础知识、疑难知识点学习情况,也有关于不同教学方法的教学效果评价等,及时更新教学内容或调整教学方法。从课堂感受来看,问卷调查显示,92%同学认为本课程有趣。学生反馈,课堂在线发题提高了学生的注意力,分组讨论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教学案例与生活结合紧密,分组作业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开放性作业启迪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大家对这种教学模式很喜欢,积极性高。从学生反馈来看,通过教学模式创新实践,坚定了学生的理想信念,增强了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感,学生思维得到提升。学生表示,数学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的应用意识,也有学生反馈,“小概率事件不一定不会发生”告诉我们凡事都要尽力而为,即使成功的概率渺茫,但依然有可能实现。2017级学生刘涛在硕士毕业论文答谢中专门感谢老师在本科时曾给他的鼓励,为他答疑解惑,让他走出迷茫,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时隔六年仍铭记在心。

陈琳通过开展教学创新,让学生动起来,让课堂活起来,体现了教师主导、学生主体,有效增强了学生学习兴趣,学生学习成绩、实践能力和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感均得到有效提升,取得了良好的教学实践效果。她默默坚守上好每一节课,珍惜每一次与学生的交流讨论,她将教学中的痛点作为工作的动力,不断琢磨反复试验,将一个个的好点子用于教学过程,将一项项教学方法落地落实。只有真正试过才知好用,只有真正干过才深有体会,她不抛弃不放弃每一个同学,用爱心浇灌每一朵花,用坚毅克服每一个困难,用匠心打造精品,在教学改革的路上勇往直前!